主办单位:南京工艺术协会主办 协会官网 联系我们
论文发布

老马识“图”——记南京民间剪纸艺人马连喜

[日期:2016-11-28] 来源:本站 作者:裘小洵 [字体: ]

  我这里所说的“老马”,是我们习惯地、尊敬地这样称呼他——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南京的著名剪纸老艺人马连喜先生。

  多年以前的一天,为庆祝南京剪纸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单位的我们特意设计制作了一个陶瓷挂盘,瓷盘纹样选用了一幅南京剪纸老艺人的剪纸作品“喜上眉梢”,其式样非常喜庆。那天,我拿着精美挂盘送给马连喜留着纪念,没想到他看着图案脱口而出:“这是张福根的作品呀!张福根的剪纸喜鹊尾巴是长长的,羽尾部位一般是园圆弧形的,五瓣梅花正面形象美,张吉根的梅花侧面变化多,王明长的《吉庆双鱼》剪纸剪的纹样优美、武老太的《欢天喜地》剪纸、藤仲仁刻的斗香花、纪宏才的剪纸刀口非常好、纪宏达、纪宏发他们剪的鞋花纹样……”马连喜谈论起他熟悉的那代人的剪纸,真是娓娓道来、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也真象一个鉴定行家,他毕竟是剪刻纸合作社的老员工,不愧为老南京民间剪纸的见证人,总是让我听得入神入化。真可谓老马识“图”!

  马连喜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安徽芜湖,祖籍江苏金坛,三代以剪纸为生。父亲马志宏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剪纸艺人,先后培养出了以后成为南京“神剪张”的著名剪纸艺人的张吉根、还有其兄弟张福根。在旧社会马连喜父辈们单凭一把剪刀,用自己的手艺养活了老小一大家人。他们常年奔跑在沪宁线上。那个年代贫困的生活造就了多少民间艺术大师,而穷困潦倒又埋没了无数的民间艺人。马连喜十一岁开始学艺,他与张吉根、张福根是表兄弟,在父亲的大师兄王秀清师傅的指导和两个哥哥的影响下,马连喜的剪纸技艺进步很快。1954年,南京成立了剪刻纸工作组,隶属南京市文化局。1956年马连喜19岁成为剪刻纸工艺合作社的一名员工,和张吉根、武老太..

  那年,1987年,我与马连喜相识于一个冬季的日子,我刚到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设计工作中需要做一批有机玻璃美术字,同事介绍说“民间工艺厂的老马做美术字蛮好的”,于是在一天旁晚的时候,我骑着“金狮牌”自行车,七绕八拐地在南京城南边营一栋二层楼的一楼的房子里找到了他。马连喜笑嘻嘻地从一楼昏暗的屋里出来,乐呵呵地接下我交给他的活。那时的马连喜已不再怎么动手剪纸了,当然我也不知道他是剪纸名人。为了生计他用他那双巧手为各类展示会,商店布置做店招和美术字。我们常常搞展览设计布置,美术字全由马连喜包做,他热情、幽默,他得知我是美术院校出来也会画画,就大方送了我一本他曾经去美国剪纸表演时,老外送给他一本薄薄的版画册子,并说:“我用不上,你拿去吧!”。我想:老外是把我们的剪纸艺人当艺术家看待的呀。就这么经常交往大家不断熟悉了起来。随着科技进步,电脑技术的广泛运用,电脑刻字机逐渐取代了手工锯字,马连喜美术字制作业务渐渐清淡下来,他几乎再次下岗失业了。

  80年代中期,马连喜所在的民间工艺厂被南京市塑料工业公司兼并,他提前内退回家。此时他仍然靠手艺挣钱补贴家庭用,困难时期他靠手工锯有机玻璃字,给展会刻即时贴字赚点手艺钱,当时他已是南京展览业界的刻字能手、在业界很有名气。他那南京城南边营老城墙边老式二层楼下不到三十平方的房子,是他的家庭作坊,工具材料占了一大半,也见过一摞子一摞子门笺。他懂事的孩子们也常帮他干活,但他一直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三个儿子先后毕业于大连水面舰艇学院、东南大学等大专院校。他自豪地说道:“我的孩子都是有文化的人”,现在他的第三代也已出国远赴英国留学,成为马家的“留洋博士”。马连喜尝尽了旧社会没有文化的苦,希望孩子们不再重蹈覆辙,如今孩子们都很争气。这也是他和老伴含辛茹苦为社会培养出来的一件件“作品”。每当说到这,他总是说“还是共产党好,孩子们上中学时,一学期学费就三块多钱,我家困难,单位还给我补助,我只是一再要孩子们在学校好好学习,我们再辛苦也是为了孩子。“

  以后多年才又陆续恢复剪纸老手艺,完全在公众面前再一次展示自己的剪纸才艺,是在南京市政府修建甘家大院、成立南京民俗博物馆后,他成为那里的专职民间剪纸艺术表演艺人,这一晃剪就是十多年。

  马连喜早期创作的《儿童提灯》、《儿童与和平鸽》《小音乐家》很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同时也获得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和国际书店的大量订货,1959年创作的《剪纸风景画》被《中国建设》刊出。“文革”时期的1970年马连喜全家下放到苏北沭阳农村,一呆待就是八年多。每当谈到那个痛苦的年代,他反倒乐呵呵地说“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我幸好下农村了,否则也要被批斗。农村还是苦了孩子们,但也锻炼了他们”。本该在1973年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张瑶老领导就要他专业归队,阴差阳错到了1978年才回到南京民间工艺厂,重操旧业。这时候的马连喜赶上了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的好年代,他的创作热情高涨。八十年代初去了美国、加拿大作表演,他的现场剪纸表演让老外们惊诧莫名不已,纷纷要他的作品,甚至有人要买他神奇的剪刀。

  马连喜现在是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民间剪纸表演艺人,站在三尺表演台前为中外游客展示他的剪纸绝活,这是他无比开心的事,每周还要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现在的剪纸大多已经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剪纸了,不少剪纸作品都不是真正用剪刀剪出来的,用剪刀作画笔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今天的马连喜依然驾轻就熟,他常挂在嘴边的剪纸技法有“驰”(南京话指:纸在剪刀上滑行)“顿”(停顿、转折)“抠”等等,他还说:“剪纸的两只手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左手要配合持剪刀的右手转起来,纹样是先想好后才能下剪,而不是边剪边想,剪纸图案要一气呵成”。马连喜剪纸一直在延续着老传统,始终是用剪刀作画,他那“胖乎乎、肥嘟嘟、圆鼓鼓”南京剪纸的特有神情,和那“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注2]的南京剪纸审美特征,在马连喜的剪纸作品中自然流露,得到充分体现。“吉祥如意”“幸福美好”“龙凤呈祥”是他剪纸常常表现的主题,马连喜也很念旧,他现在常常用的闲章“吉祥如意”“平和”都是南京著名纂刻家玛儿(朱光奇)特意给他刻的。“平和”是他的师傅王秀清给起的艺名,寓意: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王秀清是那个时代赫赫有名剪纸艺人,也是马连喜父亲的大师兄,他见马连喜平时总是笑嘻嘻、客气平和,于是就给马连喜起了这么一个充满寓意的艺名。马连喜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传统题材的纹样,马连喜现在还可以轻松地剪出大几十种,我也曾计划请他一幅幅剪给我们看,那一定是精彩的一幕、一定很过瘾,可他却严肃这么说“这不是我的创作,都是师傅教我的,也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已说不清老祖宗是谁了。”我听了以后很感动,在当今人们在纷纷维护自己的版权、权益时候,马连喜敢于说真话、实事求是、可见,他具有多么宽阔的胸襟和坦荡的性格。马连喜是当年南京剪刻纸工艺合作社目前仅有两位健在的成员之一,他依然记得起往事、故人,他的作品依然保留着民俗文化的历史传统,依然洋溢着那份悠远而熟悉的传统气息。他的剪纸图案那种特有神情和很接“地气”的风格,专业画家和设计师是难以表现出来的。

  马连喜有一肚子的传统剪纸纹样,满脑子的纹样穿插变化。在继承传统剪纸艺术上可谓原汁原味、出剪成图。他是目前南京民间剪纸传统纹样传承的佼佼者。他也是识别南京剪纸老花样的“活字典”,马连喜注意整理剪纸世家祖传的一些宝贵剪纸艺术资料,熟练背出传统剪纸的一些口诀:如运剪、构图等方面的传统说法。甚至在剪纸的工具使用上都有丰富经验,例如在修磨剪纸工具的剪刀上,他将此技术总结出8句口诀:

  打好剪子紧三锤,磨剪之前松二锤。

  磨时要去两面口,再看钉箍鱼眼睛。

  磨剪四面如平水,两面刀锋成直线。

  剪子口平有弹性,不能平口张开缝。

  还有在刻纸的刀具、刻盘甚至在刀具的沾火技术上等,马连喜都有别别窍,可见,马连喜在南京剪纸的传统技艺的传承、工具的运用等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这些来自经验的总结,这对于学习传承南京剪纸艺术,掌握剪纸的技能,无疑提供了很大帮助。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给传统的民间剪纸图案带来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这也使得图案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些样式、内容也趋于同质化,当下一些艺人大多生活在各种书籍画册、纸质媒介、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构成的文化环境里或狭窄的个人艺术中,尽管可以尽情地享用其间大量现成的图像,却渐渐远离了传统和现实。这在今天剪纸艺人中还能够“原滋原味”展现地道的南京剪纸传统神韵的艺人已是凤毛麟角,而马连喜则是其中的突出代表。2014年春月里的一天老马为我们当场一口气、魔术般地剪了好几幅传统纹样的书签,他说这样的书签,顾客非常喜欢。如此生动的剪纸作品构思巧妙,夸张大胆,简洁明快,独具匠心,具有浓厚的淳朴清新的艺术风格,难怪大家爱不释手。他还笑着告诉我这么一个小故事:大约在1949年,他在上海城隍庙文品斋学徒,有一天,一个老外来店里转悠,他夹着一本书里的一片树叶掉了出来,被年轻的马连喜发现了,就好奇地问老外是用来何用?老外说是用来做书签的,于是马连喜眼疾手快当场剪了一幅小纹样,衬上彩色纸,包上玻璃纸给这个老外,老外很喜欢这定制版小书签,立马付钱给了掌柜。没想到这书签一剪就是跨了世纪,马连喜说:“今天这五颜六色的20元一枚的小书签依然受欢迎”。

  今天,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马连喜总算赶上好年代,他先后被授予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不久前在南京市职工技能比赛民间工艺组竞赛中,马连喜老将出马,夺得竞赛的大奖。

  坦率说由于年龄、身体等诸多原因,老马出访交流的机会不再有了,各种荣誉也不多了,而媒体专访则不少。虽然剪纸收益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更不可能象父辈那样一剪养活一大家人,他和老伴俩靠着每月4000元不到点的养老金,依旧住在南京城南边营老城墙下那栋二层楼的老民居楼一楼不大房间里,依旧那样乐呵呵地每天乘着301路公交车在箍桶巷下再转46路去民俗博物馆为游客们表演剪纸技艺,依旧每周都要去南京市凤游寺小学给小朋友上剪纸课,依旧剪着那传统的老花样,想着那创新的点子,依旧满足开心每天喝一小杯酒。马连喜就是典型的民间艺人-----生活在民间,快乐幸福在民间。                             

补充修改于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