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南京工艺术协会主办 协会官网 联系我们
论文发布

南京剪纸的装饰性和装饰纹样的运用

[日期:2016-09-14] 来源:本站 作者:殷嘉才 [字体: ]


南京剪纸的装饰性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如构图上的平视章法,几何形纹样的外形运用,花中套花的表现手法、造型上的夸张变形、纹样形象的高度概括,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弧线的典型运用“一笔画”的剪制特点、装饰纹样的运用等,这些特点的表现手法,均促使和加强着南京剪纸的装饰性。自然形态的写实东西,本身是不具有任何装饰性的,而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就是对自然形态的写实素材,经过集中、提炼、艺术加工,使杂乱的、不规则的东西,变为整齐而有条理的东西;使无秩序变为有秩序,不平衡变为平衡;不统一变为统一,从而使南京剪纸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别具一格。

南京剪纸的装饰性和装饰纹样的运用,从表面看来,似乎被一定的格式或“框框”所制约,但也正是在这种格式的约束下,产生了极为浓厚的装饰性。如同诗歌在严密的格律和韵调等格式制约下,产生了极为浓厚的装饰性、节奏型的韵律美感,诗意更浓一样。南京剪纸作为视觉形象上的这些规律,虽不像诗歌、音乐上的旋律和节奏那么明显,但它却是无声而有形的乐章,在规律上是相通的。它们运用装饰纹样,组成形象,增强了南京剪纸的抒情性,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歌颂了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美满,为实现“四化”而进行奋斗的时代精神,剪纸《人欢鱼跃》,若不发挥图案装饰的作用,不加强整齐和条件性,装饰效果不会那么明显。如对称拉网的大队社员,鱼塘两边对称的小草,两边跳跃的大肥鱼,都增加了整齐感,玲珑细密的网眼,有节奏、有秩序、有条不紊,漩涡形旋转的鱼群,阴剪阳剪条理,井然的鱼鳞纹的运用等等,无不在艺术加工中被条理化、秩序化了。看起来处理方法似乎刻板,但内种充满了诗意和生气,是作品对自然形态的加工变化中,赋予强烈的装饰性。

在剪纸作品中,特别是新题材的作品中,有的装饰性强,有的装饰性弱,所表现装饰性的明显与否,这是由作者的艺术素养和对剪纸装饰特点的理解不同程度而定的,有时因为对新题材剪纸的创作,一时还没找到适合成熟的表现形式。

南京剪纸有着极为浓厚的装饰特点,由于“一笔画”的剪制特殊性,在艺术构思上所采取的形象,形式加工中,以往产生并结合一定的程式化,整齐的装饰纹样。程式化不为剪纸独有,诗歌、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也都有自己的程式特点,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程式化是应内容和表现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内容和人们的欣赏意趣变化而逐渐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密切联系着某种艺术的特点。南京剪纸的程式化产生和作用,是和“纸”与“剪(或刻)”所产生的特点密切联系着的。

南京剪纸中常见的程式化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花纹、叶茎纹、云纹和水纹等,最为广泛和普遍使用的锯齿纹、鱼鳞纹、叶茎纹,这些装饰纹样不只在花鸟形象上有,动物形象上有,在一切景物上有,就是塑造人物形象时,也屡见不鲜。不过人物造型的夸张和装饰纹样的运用,既要照顾到真实性,又要变化得适合于剪(刻),所以难度较大,不像花鸟、动物、景物来得较容易,若不经常接触、磨练是难以应手的。这是一些概括力强的程式化装饰纹样,它近几年来在创作运用中,不断发展、丰富,发挥出特有的装饰效果。

南京剪纸纹样形象中锯齿纹是一种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装饰纹样。它在南京剪纸中时常出现,用柔和的锯齿纹表现出荷花、菊花等水灵灵的的生气;用坚硬的锯齿纹表现坚实的猪鬃、鱼脊刺等;用圆实半弧形的锯齿纹表现鸟、虫的羽毛;用修长弧形飘洒的锯齿纹表现公鸡的尾巴等;用跳动灵活的锯齿纹表现人物活动的眉毛、胡须、头发、甚至手指、服饰上花纹图案、劳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可见锯齿纹在南京剪纸创作中,是常用来概括装饰形象的,成为一种普遍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如:剪纸《公鸡》体躯健壮,意志昂扬,给人种精神抖擞在奔跑追逐飞虫的感觉,公鸡的鸡冠是用短的锯齿纹,颈和翅膀羽毛是用细长略带弧形的锯齿纹,而尾部则用飘洒修长弧度大的锯齿纹,这些都是靠不同形式的锯齿纹来表现出来的。这幅剪纸,从鸡头到鸡尾,从鸡冠到鸡爪,都是用锯齿纹来塑造形象的。(见图一)

又如剪纸《令箭荷花》,用柔和的锯齿纹,使荷花增加色彩过渡的层次,使那种娇嫩、肥厚、粉洁美丽多姿的荷花,生动的表现出来。叶边缺,茎的针刺、毛绒均用坚硬的锯齿纹,表现了令箭荷花挺健俊美的姿态。

以上两幅剪纸作品采取大胆的夸张、变形,又具有鲜明浓厚的地方特点和单纯美丽的艺术特色,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便是锯齿纹的运用。

鱼鳞纹是一种条理井然的装饰纹样。它不但适应各类鱼形,鳞甲的装饰,而且还适应各类鸟禽小圆头羽毛的装饰,就是人物衣饰图案上有时也运用鱼鳞纹,如上述《公鸡》剪纸,公鸡翅膀,胸腹部的鱼鳞纹的运用,以表示小型的羽毛;剪纸《人欢鱼跃》,用阴、阳剪的鱼鳞纹,条理井然,严谨的表现了鱼群层次,分明的鳞甲。《体育》剪纸中滑雪运动员的服饰花纹也是运用鱼鳞纹,这几件作品由于鱼鳞纹的运用,强化了装饰效果。

叶茎纹是一种多变的用于植物叶子上,以表现叶子的茎纹,但也有表现人物衣纹。叶茎纹分为单组对茎、双组对茎、三组对茎、分组对茎、乱茎等形式变化,如《鸳鸯》剪纸中荷叶,多取分组对茎的叶茎纹,颈部长毛,取乱茎表现,又如《金鱼》剪纸中,金鱼尾巴,多为乱茎,表现尾部的摆动。

南京剪纸创造出如此成熟的程式化表现方法,而又运用得恰到好处,随心所欲,千变万化,有程式又不为程式所约束,主要是民间艺人多年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结果。他们发现并掌握了装饰纹样的变化规律,利用锯齿纹的大小、长短、粗细、宽窄疏密、曲直、刚柔、齐与不齐等变化对比;鱼鳞纹的有秩序、条理井然、排列严谨、阴剪、阳剪、大小、圆润、韵律整齐等变化规律,而叶茎纹能随百花之叶形态,以程式化的规律而体现出装饰纹样的朴素优美。它们能结合不同的物象,对硬软、刚柔、厚薄、动静等不同质感、动感的要求,用巧妙的对比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因物施艺,变化万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它们极适应“剪(刻)”的特点,剪制、疾速,表现力特强,使作品装饰性更为明显。锯齿纹、鱼鳞纹、叶茎纹、月牙纹、花纹、云纹、水纹等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如同国画枝法是十八描,多种皴法,点叶法程式一样,是一种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艺术上艰苦劳动的结晶。剪纸的装饰性和装饰纹样的运用,要按时代要求勇于创造,才能跟上时代形势的发展。

写于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