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南京工艺术协会主办 协会官网 联系我们
守艺拾贝

守艺拾贝返回

金陵竹刻名家赵德桢

[日期:2016-09-08] 来源:本站 作者:裘小洵 [字体: ]

  说起金陵竹刻,对很多人来说也许不了解,对业界来说,它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大竹刻流派。

  提起赵德桢,对一般人来说显得更陌生,可他与金陵竹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竹刻历史悠久,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很久以来,人们便习惯将这些历史性事件或典型性的事物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竹人录》、《陶庵梦忆》、《竹人续录》等。后人因这些记载了解历史,使得现实也变得有迹可循。今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去寻找先人的足迹,去了解金陵竹刻,认识一下赵德桢这么一位竹刻艺人。

  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历史悠久。虽然它很小,但它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器具、建筑、运输、文房、乐器以及饮食等等。历代文人也以竹作为文学、绘画元素:那种“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高洁挺拔”“竹之有节”“青翠脱俗”犹如人性中的高尚圣洁。竹在社会中的人格符号成为了人格代表。竹文化的物质、精神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完整的中华竹文化。

  竹刻在我国悠久深厚的竹文化传统基础上历经长达数千年的文化涵养、孕育,在明代中晚期[16世纪中叶以后]于江苏金陵、嘉定地区开花结果。随着明代中后期文房雅玩鉴赏收藏之风的兴起,竹刻成为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竹刻是文人艺术与民间雕刻工艺相互交融的结晶。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先人根据竹子的质地,形成了一整套雕刻基本技法:阴刻、阳雕、立雕、薄地阳文、留青竹刻,造就了竹刻艺术形式、丰富了竹刻艺术内容。

  有关史料记载:最早竹刻分派的是在清代嘉庆,目前在学术界和收藏界,后人普遍应用清代嘉庆时代金元钰【[1795—1820]的江苏嘉定人】的分类方式,他在著作《竹人录》中写道:“雕琢有两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鄰。”《竹人续录》记载:“金陵濮、李,嘉定朱、侯,各善雕镌,咸称绝技。”文中所述就地域而言,就是今天的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也就是业界所说的“金陵竹刻”和“嘉定竹刻”。

  业界一般说来,明晚期竹刻活动的地区主要在江苏的金陵地区[南京地区]和嘉定地区[现上海地区]。这也是明晚期竹刻艺术派别的形成。嘉定地区的竹刻艺术在“嘉定三朱[朱鹤、朱缨、朱雅征]”之后,人才济济,代不乏人。竹刻工艺品成为当地的特产,此时的嘉定竹刻声名远扬,声震内廷。这时期的嘉定竹刻运用高浮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使竹刻工艺品纹饰层次变化丰富,进而发展成镂空雕刻,以增加其纹饰的深邃效果。金陵竹刻是以李耀[文莆、濮澄(字仲谦)]为代表金陵地区。“李文莆,名耀,金陵人。善雕扇骨,所镌花草皆玲珑有致。”(诸德彝《竹人续录》)后又有:蒋三苏、荷叶李、玉台柳、邵明若、濮仲谦等。“濮澄,字仲谦。有巧思,以镂刻名世。”(诸德彝《竹人续录》)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仲谦名噪甚,得其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张岱《陶庵梦忆》)“仲谦风格,与嘉定三朱大异,人或称之为金陵派创始者。”(王世襄《竹刻艺术》)史料充分说明了金陵竹刻的区域状态和艺人技艺的“匠心奇创古无有”(宋琬《竹罂草堂歌》)。

  金陵竹刻主要以“扇骨”和“臂搁”雕刻形式为主,尤以在竹子上“留青竹刻”著称。所谓“留青竹刻”就是刻竹时,有意识地在竹子表面青筠上雕刻纹样,艺术性地留出竹肌为地竹青为纹。后人也称之“皮雕”。

  金陵竹刻又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这种技法雕而不深,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寥寥数刀却意境深远。同时,金陵竹刻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这都是金陵竹刻派的艺术特征的具体表现和魅力所在。

  金陵竹刻艺术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成为今天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朵朴实无华散发着幽幽清香的奇葩。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2009年6月金陵竹刻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在回顾历史同时再审视今天的金陵竹刻艺术,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的金陵竹刻技艺传承了前人 “薄地阳文”“留青竹刻”的雕刻技法,与历史上的金陵竹刻流派的雕刻技法完全是一脉相承。同时,我们不得不要去研究这么一位已逝去的金陵竹刻的代表人物、南京民间竹刻艺人——赵德桢[1916年—2006年]

  赵德桢1916年出生于南京板桥镇三山村,有资料显示:14岁的他便跟随竹刻名家张稼秀在南京扇骨营学艺。南京制扇业历史悠久,当年秦淮河、节制闸一带制扇作坊林立,产业兴盛,南京城里也出现了“扇骨营”“扇骨里”这样以产业出名的街巷,集聚着制扇手艺人和店家。竹刻与制扇有着密切联系,刻扇骨是制扇过程中装饰部分的一个重要环节。赵德桢竹刻技艺随着产业的兴盛得到了历练。27岁时赵德桢又跟随师父等五人闯荡到了北京,可谓是当年的“北漂一族”。他在北京琉璃厂专门从事竹刻手艺活,当时的北京许多书画名流如:齐白石、王雪涛、吴光宇等都曾是其店中的常客。赵德桢与著名画家陈半丁有过很好的合作,一个刻一个画,他俩合作的折扇收到很多买家收藏。赵德桢擅长把书法、山水、人物等刻在扇骨、臂搁上,其风格苍劲古朴,简洁高雅,受到书画名家的好评。

  1949年后的金陵竹刻艺术应该说主要以赵德桢为代表。老人一生颠簸跌宕,竹刻技艺聊以为生。上世纪50年代末,赵德桢在南京城南集庆门附近一家叫“秦淮制扇厂”从事刻扇骨工作,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了大炼钢铁,有关方面占用了该厂用地,秦淮制扇厂被撤迁,赵德桢回到了板桥三山村老家。

  1963年在南京朝天宫举办了一次江苏工艺美术作品汇报展览后,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的科长陈宏深特地去南京板桥三山村把赵德桢召回,与剪纸艺人张吉根、瓷刻艺人朱啸山、篆刻艺人朱光奇(玛兒)一道调入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成立的工艺美术设计室(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前身),不久,进入新成立的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并专门安排学员跟随学习。

  文革期间,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撤销前,赵德桢又被下放回到了原籍,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驾驶员特地开了一辆小三轮车由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温子安送老人回老家,不久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工艺美术研究所也都被撤销了,技艺人员各奔东西。至今,当年的同事今天的老人,怎么也回忆不清当初何事何故让赵德桢这样一批手工艺人的离开,那个“十年浩劫”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混乱不堪。

  1978年,文革后期,南京市栖霞区的“十月人民公社制扇厂”年轻的技术人员王克礼受厂领导委派,专程去南京板桥(过去南京老人称该地区为“南乡”)寻找赵德桢,聘请老人来栖霞(又称该地区为“北乡”)“十月人民公社制扇厂”工作,该厂后改为“金陵制扇厂”,当时为了适应生产发展需要,1982年厂里特地安排了6名初高中毕业生跟老人学习竹刻技艺,其中包括老人的外孙女赵荣。他们从基础学起:先练习勾线条,“勾线刀要端正,不能两边摇摆、、、、、、”赵德桢不厌其烦教学员,还在冬季带着学员进山采集竹子。言传身教使这批学员在实践中得到见识,学习了技艺。学徒中的赵荣也在外公赵德桢的严格要求下,竹刻技艺也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当年“秦淮制扇厂”的“南乡”人、制扇技艺高手胡继和也被“北乡”的“金陵制扇厂”聘用。这一时期,南京的金陵折扇通过上海外贸公司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厂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制扇产业兴盛,小小社办厂里一下子增加到了一百多人,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许多技艺人员纷纷改行,仍在从事竹刻工作的竹刻艺人寥寥无几,赵德桢老人继续坚守着,他的竹刻技艺更是一枝独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赵德桢又回到了恢复成立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与董良观(国画、瓷刻)、姚德桢(瓷刻)、黄羚(瓷刻)、杨文龙(灯彩)等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期间主要任务是带学员,培养新人,杨文龙就是通过“跪拜仪式”成为赵德桢的徒弟,老人也很喜欢这位具有绘画功底的年轻人。有一次,老人让杨文龙起一个竹板上的章名,徒弟想到:“刀竹翁”或“竹刀翁”,老人开怀大笑,采用了“竹刀翁”,还特别请洪宝森刻了一枚闲章。

  1984年代南京民间工艺厂为了生产“金陵大挂扇”, 担任厂长的刘道凡(梵天)又把赵德桢和外孙女赵荣招进厂里,在南京教敷营的一个生产车间,专门从事大扇骨的刻制工作。同时也安排了张吉根之女张林娣随老人学习了一段时间竹刻。在徒弟眼中,赵德桢话不多,在技艺方面他也不会强求一定要和他一样,他所强调的就是多看、多动手。在实践中感受悟性。赵德桢要求徒弟们注重工具的使用,还特别要求徒弟向篆刻艺人洪宝森学习磨刀技术。

  以后,赵德桢、殷嘉才(剪纸)、张方林(剪纸)在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所属的工艺美术购物中心(工艺美术大楼)专门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表演。其间赵德桢创作的作品主要为外宾和画家们所购买收藏。赵德桢也常常会向黄羚、杨文龙昔日的同事们报喜:我的作品又被客人买走了,可想而知,老人对自己的竹刻成果被人认可、收藏,喜悦心情油然而生。赵德桢的作品吸引了有不少回头客、并很愿意和他交流,有的客人(日本人居多)来一次性买走他全部新作品。

  是凡与赵德桢接触共事过的人都说:

  “赵德桢是一个与人友善、性格平和的人,是一个不与人相争的人。”

  “赵德桢人品好,他的竹刻技艺水平很高!尤其是对细节的处理、手法、刀工老道。他的离世是金陵竹刻一大损失。”

  “赵德桢是一位从不计较身份的人。”

  “赵德桢为人忠厚,他的竹刻刀口干净利落、很有力道。” “赵德桢就是一位纯粹的民间艺人。”

  “赵德桢也喜欢与我们讲一些经历和典故,但不喜欢聊家常”

  “赵德桢工作很严谨,有一点不满意的画稿他就是不刻”

  “赵德桢家住很远,但他上班从不迟到”

  “近八十的老人坐公交从不抢座还让座”

  也有人说“赵德桢是一位倔强、有个性、有自尊的人,尤其是对自己的作品和为人”

......

  可见赵德桢是一个受人赞誉、普通而平凡的民间艺人。我们还可以从他的不断被“折腾”的生活经历看到他一直是一位单纯的手艺人,是一位“农民工”。他也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所谓“身份、工龄、待遇、名利”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笔者也在工艺美术大楼外宾服务部见过他,印象中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那样的不显山露水、默默埋头雕刻。他是当时那个艺人群体中令人尊敬的长者。随着年龄、体力等原因他在八十六岁那年离开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工艺美术服务部,回到板桥老家。四年后悄然离逝。

  赵德桢是一位一生坚守着一片青竹,身怀匠艺、胸纳文心、追逐梦想的民间艺人。

                 

  在竹刻技艺上,赵德桢延续了史上金陵竹刻的技艺特点,也表现出自己对竹刻的理解和认识,他的作品独显特色。赵德桢对竹刻所用材料和工具都很讲究。他的竹料,都是在冬季自己上山选材,经过传统方法的处理后,才开始刻制。他竹刻用的刀具全都是自己制作的,平口、槽口、圆头、针刀......近十多种。这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一种经验:“刻竹用道,原无定形,以合手为佳。刻者不妨于操作中据所需求,酌定式样,自行磨制。”(王世襄集《竹刻艺术》)这对创作来说,更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他的竹刻作品被书画名家林散之、武中奇、南京博物院等名家和机构收藏。

  从这一幅《钟馗图》(29X11公分)[图一]我们看到了赵德桢的纯熟留青竹刻技艺,以刀作笔,既表现出了书法洒脱、笔锋苍劲、一气呵成,又表现出人物生动、传神。尤其是画面“用笔”的力度、“行笔”的速度都由刀法作了很好的表现,刀法与笔法浑然一体。整个书法文字部分全部采用留青的雕刻技艺。我们看到了“留青竹刻”的技艺在老人手中运用自如。同时为了突出表现书法的气势和运笔的节奏,赵德桢加大了用刀的力度,刀口的力道突出了书法气势,使字体笔笔见锋,既有书法的力透纸背之效,亦有金石的大刀阔斧之势。在体现书法的精神风貌上,老人用单口刀和平口刀表现文字的书写气势。由于前人致力于籍刀痕表现书画中的笔墨,常用阴刻技法表现,在大量的碑帖和器皿中可见。而赵德桢运用阳纹的雕刻形式,使书法再次得到很好地的表现。同时,人物钟馗在其刀[笔]下,生动传神、了钟馗炯炯有神的大眼和张扬的胡须,用槽刀表现钟馗的胡须,用大、小针刀表现其眼睛,刀法流畅,自然,较好地表现出了那种“意到刀[笔]不到”的绘画境界。人物的衣褶部分运用留青手法自然恰当地结合了薄地阳文的传统竹刻技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衣褶变化从而体现了钟馗人物的动态,恰如其分地表展现了钟馗人物的性格和神态。也体现传统留青竹刻那种“明晦浓淡,因景而逝,于是变换诡谲,而色彩纷呈矣。”的表现状态。整个画面构图完整,用刀游刃有余,可谓:时而阳纹试点又锋棱毕现,时而刀力遒劲而典雅清新,时而气势酣畅亦不失飘逸流韵。

图一

  一般来说,有些品种的传统手工艺艺人,往往是在他人的绘画和文字基础上继续再进行二次创作。如刺绣、竹刻、瓷刻等,他们着重在表现技巧,因材施艺方面的功夫。史上竹刻艺人常常需要仰赖于书画家在竹面落墨打稿,即使竹刻艺人自书自画也都临摹名家之作,少有人能像“嘉定三朱”等前人竹刻一样,自行设计样稿。而赵德桢扇骨雕刻,也有一些原创纹样,寥寥数刀(笔),生动大气。

  除了自己创作画面题材以外,也与书画家也有很好的互动。

  这是一幅由南京画家董良观设计的作品。在表现这一类作品时,赵德桢注意了对原作的理解和消化吸收再二度创作。我们注意到:这幅《松龄鹤寿》图二(31X8公分),采用留青技法,行刀单纯、干净。作为画面主体的松树,老人用刀力度强劲,刀法灵活,节奏感强,松枝虚实相应,生动自然。作品中刻松身深而松鳞浅,松枝的深浅刻纹样的变化,穿插自然,刀法变化随着松树结构而变化,竹刻刀痕之深浅毛光较好地体现了绘画的笔墨之浓淡干湿。与此同时,以竹刻之意趣求笔墨之情韵,达到了竹刻与书画艺术的完美融合。作为一个花甲老人以这样力度表现作品,可见老人手健目明,刀口很有力道。展示了老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活力,因此,我们在观赏这幅作品时,已经被竹刻纹样表现出来的那种崇尚生命的壮美感动,这就是赵老在对原作进行二度创作时理解、转化再表现的精神面貌体现。

图二

  金陵竹刻的“留青”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以赵德桢为代表的竹刻艺人较好地传承了先人的竹刻艺术,与此同时,在纹样的内容方面体现了题材的多样性,刀法的灵活性,审美的独特性。我们在欣赏、研究赵德桢的竹刻艺术同时,不得不被赵德桢的灵活、简练、有力的刀法,娴熟留青技艺,独特的审美特征所折服。

  《湖光山色》图三(尺寸:30X10公分)是赵德桢的代表性的留青竹刻。画面:层峦叠嶂、争奇竞秀,小桥流水、山中人家,山明水秀、树叶楚楚、枝繁叶茂。 湖光山色,引人入胜。特别是该作品用刀灵活、果断有力。远山:陷地浅刻,寥寥几刀虚实高远。群山:阳文留青,并以阴刻代以皴檫。山脚:铲薄青筠,核桃纹点树。湖面:去青露肌,略施几刀,泛舟湖上。近处:薄地阳文、留青、刮剩、变化自然生动,虚实有致。  

图三

  在赵德桢留存的竹刻作品中,有一幅摆件作品很值得关注。这件作品表现技法完全不同于赵德桢竹刻通常所用的留青表现技法。画中(图四):微风吹拂起垂柳,小桥上女子婀娜多姿,潺潺流水饶石而过。画面的表现技法是一种明代和清前期的雕刻技法:陷地深刻。“对雕刻竹刻艺术品来说,恢复传统技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且是从清代中叶以来早就存在的一个问题。”(王世襄集《竹刻艺术》)实际上,自清代中叶以后,人们更多地去追求书画的意趣,致使一些传统的竹刻技法逐渐荒废。 赵德桢这幅作品运用了传统陷地深刻技法,人物的外轮廓、柳枝、山石、小桥都是深陷地的刻发,柳叶、花草、人物的衣褶侧采用阳刻的技法,使整个画面有层次、有变化、有匠艺,夺人眼球,这幅竹刻较好地传承了前人的技法,也使得这幅作品弥足珍贵。

图四

  赵德桢一生刻了无数件作品,如今社会上虽然看不到他的更多作品,但我们偶尔也会发现一些民间收藏人展示出他们收藏的赵德桢的作品。近期有一北京的民间藏家持有赵德桢30岁时期的竹刻作品来南京,当老人的外孙女赵荣见到作品时感慨万分,更增添了对老爷尊敬和无限的思念。今天看到老人的作品没有所谓的“碳化处理”,也许还有瑕疵,但是,他那苍劲有力的刀法,刀刀见锋,深动有情。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用留青竹刻的语言,表现了“欲雨不雨晚放晴,蓬窗月影破云生,芦花如雪西风起,半夜无人雁一声。”的情景。作品耐人寻味。

     

  赵德桢生前迫于生计许多优秀作品都已卖了,现今能够看到的作品并不多,他的外孙女赵荣不无遗憾地说“老爷很多好作品都在早年卖了,以后我也只是悄悄地收藏了几块。”有关与赵德桢同时代的南京民间竹刻艺人更是作品难找、人难寻,这又使我们感到非常惋惜和无限遗憾。

  赵德桢的竹刻作品,让我们也看到了传统金陵竹刻的遗风余采、看到了金陵竹刻技艺的传承延续。赵德桢将文心匠艺贯注在刀刃上,一刀一剔挥洒着心中情感,一雕一琢塑造着器物大美。赵德桢的竹刻作品传承了金陵竹刻的技艺特色,代表了当代金陵竹刻艺术特点和审美风格。            

  2016年是赵德桢老人诞辰百年。老人离开我们也整十年。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举办金陵竹刻邀请展,纪念这位普通的竹刻艺人,弘扬金陵竹刻文化。来自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地的当今竹刻界技艺的突出的艺人,带来他们的优秀作品,首次在南京举办这样一个竹刻展览,具有特别的意义。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的竹刻都已成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有关方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扩大传播影响,加大传承力度。我们看到了竹刻文化在今天发扬光大,我们看到了竹刻新人涌现,我们看到了金陵竹刻未来前程,我们也感受到了保护传承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传承、振兴、发展引起各方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陵竹刻得到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该项目保护单位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也在2001年经各方努力,把赵德桢的外孙女赵荣调入公司专门从事竹刻的研究、传承工作,几年来赵荣传承传播金陵竹刻非遗文化,创作了一批受到业界好评并在省市各类展览中获奖的佳作。

  传承振兴发展传统手工艺是我们一代人的责任。现实也更加促使我们要加紧整理研究、加大传承力度,加快培养新人。只要我们注重实效、一起努力,金陵竹刻艺术一定会有新的更多的传承人,金陵竹刻技艺必将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2012年第一稿

2016年8月改

参考文献:(明)张岱《陶庵梦忆》

(清)金元钰《竹人录》

(清)诸德彝《竹人续录》

稽若昕著《明清竹刻艺术》

王世襄编著《竹雕鉴定》

王世襄集《竹刻艺术》

                                 


张吉根:已故南京剪纸代表人物。

朱啸山:已故南京瓷刻代表人物。

朱光奇:已故南京篆刻名家。

陈宏深: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原总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

王克礼: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折扇)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温子安:原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

董良观:原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

黄 羚:原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现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瓷刻)传承人。

姚德桢: 原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瓷刻艺人。

杨文龙:原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

刘道凡(刘梵天):原南京民间工艺厂厂长,现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殷嘉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张方林: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洪宝森:已故原南京工艺雕刻厂、南京篆刻名家。

张林娣: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金陵竹刻)传承人